不動產專區 》》最新重要判決

  • 保證金如係立約定金性質,無違約金酌減的適用
最高法院106年台上字第480號判決:「原審以:…系爭協議第6條第4項及第5項並分別約定「第 3條第1項及本條第1、2、3項之違反均為本協議書解除條件,乙方任一違反,本協議書即失效,…甲方所收簽約保證金亦不返還,乙方絕無異議」、「甲方若違反本條第 1項約定,不依本協議書意旨與乙方或乙方指定之人簽訂房地及股份買賣協議書時,而乙方已給付簽約保證金時,甲方須加倍返還予乙方」,符合民法第249條第2款、第 3款規定如契約因可歸責於付定金當事人之事由,致不能履行時,不得請求返還定金;如契約因可歸責於受定金當事人之事由,致不能履行時,該當事人應加倍返還其所受之定金之情形。益證系爭保證金係於買賣本約成立前所交付,用以擔保買賣本約成立之立約定金,並非為強制契約之履行,用作契約不履行損害賠償擔保之違約定金,亦非為確保契約之履行為目的,以買賣本約成立為前提之證約定金、成約定金或解約定金,更非因不履行債務而生損害賠償總額預定之違約金,亦無價金一部先付之情形。兩造未能如期簽訂買賣協議書,係可歸責於上訴人所致,被上訴人依系爭協議無須返還系爭保證金,上訴人主張系爭保證金為違約金,依民法第252條、第179條規定,應酌減至500萬元,請求被上訴人返還 2億9,500萬元,尚乏依據,不應准許…按契約有預約與本約之分,兩者異其性質及效力,預約權利人僅得請求對方履行訂立本約之義務,不得逕依預定之本約內容請求履行,又買賣預約,非不得就標的物及價金之範圍先為擬定,作為將來訂立本約之張本,但不能因此即認買賣本約業已成立。次按立約定金係在契約成立前交付之定金,用以擔保契約之成立;違約定金為供契約不履行損害賠償之擔保,其性質應認為最低損害賠償額之預定;違約金則係除當事人另有訂定外,視為因不履行債務而生損害之賠償總額;性質各不相同。原審本此見解,以系爭協議雖約定買賣標的物及買賣總價,惟關於付款方法及系爭標的物移轉等重要事項,猶待兩造簽訂買賣協議書以約定之,且系爭保證金係用以擔保買賣本約成立,不具用作契約不履行之損害賠償擔保性質,因認系爭協議為預約,嗣因可歸責於上訴人之事由,致兩造未能簽訂買賣協議書,被上訴人依系爭協議約定無須返還系爭保證金,進而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決,於法核無不合。」(審判長法官劉靜嫻,受命法官高金枝)
本案兩造所定之協議書係約定「所收之保證金不返還」,最高法院維持原審見解,認為:「系爭保證金係用以擔保買賣本約成立,不具用作契約不履行之損害賠償擔保性質」,沒有民法第252條規定違約金酌減的適用,但如上開協議書約定為「所收之保證金作為違約金,不返還」,則恐有民法違約金酌減的適用。(許高山律師提供) 
「向律師電話或當面諮詢時,各律師是否收取談話費,依各律師事務所的經營規範,諮詢前,請先與各律師確認。」